世界杯战报
一年吃掉6万吨!法国人那么爱吃蜗牛,为什么中国人却碰都不碰?
法国人将食用蜗牛视为时尚与身份的象征,在重大的节日里,法式焗蜗牙备受推崇的盘中餐。
据统计,法国一年要消耗三亿多只蜗牛,巴黎经营蜗牙餐馆和商店有五百多家。法国人对蜗牙的喜爱从这数量上就可见一斑。
那么,法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吃蜗牙呢?这要从历史说起。最早开始使用蜗牙的是古罗马人,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用油炸或煮汤的方式食用。
到了中世纪时期,由于教会禁止吃肉类食品,但又不把软体动物算作肉类,所以许多信徒就选择了吃蜗牙来充饥。
到了19世纪,法国的一位名厨安托万·卡雷姆为了招待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用蜗牙做了一道美味的菜肴,得到了沙皇的赞赏,从此,法式焗蜗牙在欧洲走红,并成为法国的国菜。
法式焗蜗牙的做法是将清洗干净的蜗牙用水煮熟,去掉内脏,再将蜗牙肉和大蒜、黄油等香料塞回蜗牙壳中进行焗烤,直至黄油充分融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蜗牙的气味和外观,增加它的口感和风味。法式焗蜗牙通常作为开胃菜食用,搭配勃艮第白葡萄酒或香槟酒。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蜗牛就没有那么热衷了。虽然中国也有一些地方食用蜗牛,例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但是并不是很普遍,也没有形成特色的菜肴。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吃蜗牛呢?
中国人对食物的审美和口味不同于法国人。中国人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而蜗牛的外观和气味并不吸引人,需要加入大量的调料来改善。
而法国人则更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只用简单的香料来提升食物的本身风味。
中国人对食物的文化和情感寄托不同于法国人。中国人对食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很多食物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节日习俗。
而蜗牛在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反而有些地方认为吃蜗牛会带来倒霉或者不吉利。
中国人对食物的安全和卫生要求不同于法国人。中国人对食物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很高,尤其是对于动物性食物。
而蜗牛是一种容易受到污染和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如果不处理好,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或者中毒。而法国人则相对比较放松,认为只要烹饪得当,就可以消除这些隐患。
虽然中国人对蜗牛没有法国人那么热爱,但是也不是完全排斥或者厌恶。事实上,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吃一些新奇或者异域风情的食物,包括蜗牛。
在一些大城市里,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蜗牛菜的餐厅或者咖啡馆,吸引了一些好奇或者喜欢尝鲜的顾客。那么,如何改变中国人对蜗牛的态度和偏见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
增加蜗牛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网络、书籍等渠道,向公众介绍蜗牛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食用文化等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蜗牛,消除一些误解和偏见。
提高蜗牛的质量和安全。通过规范蜗牛的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确保蜗牛的新鲜度和卫生度,避免出现污染和寄生虫等问题,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创新蜗牛的菜式和口味。通过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喜好,开发出一些适合中国人的蜗牛菜式,例如辣味蜗牙、酸菜蜗牙、麻辣烫蜗牙等,增加蜗牙的吸引力和美味度。
培养蜗牛的食用氛围和情趣。通过举办一些蜗牙节、蜗牙大赛、蜗牙品鉴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尝试吃蜗牙,培养一种轻松愉快的食用氛围和情趣。
总之,法国人爱吃蜗牙是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风味,而中国人不爱吃蜗牙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太美观的外形和不太合适的口味。
但是,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从多方面提高蜗牙的知名度、质量、口味和氛围,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并喜欢上吃蜗牙。
毕竟,蜗牙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有益健康的食物,值得我们尝试和欣赏。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