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战报
南沙七礁最小岛屿,却成各国眼中“香饽饽”,南薰礁独特在哪?
在南沙群岛的众多岛礁中,南薰礁的气候最为恶劣。因为岛礁紧邻深海区,风疾浪高,最大浪高可以达到25米。据驻岛士兵介绍,岛上的一个月里会有半个月受到10级台风侵袭,12级的台风可以连刮好几天。
尽管驻守条件艰苦,但一代代人民子弟兵依然坚守南薰礁,这其中是何缘由?
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南薰礁,为何能让美中越菲都将它视若珍宝?岛上供给困难、生活枯燥,为何仍有人民子弟兵自愿前往驻岛守护?这座神奇岛礁,其战略地位不容小觑。
南薰礁隶属的南沙群岛虽是我国领土,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我们手里。一直到1988年我国在永暑礁设立海洋观测站,才陆续收回对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权。随后,我国海军相继掌控了永暑、华阳两礁附近的多个礁盘,与周边国家中海军实力最强的越南,形成两方对峙的局面。此时,越南趁势出兵攻占未有我军驻守的礁岛,其中的南薰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1988年2月24日,我国派遣了11名官兵进驻南薰礁,搭建了简易茅棚高脚屋,实现了对南薰礁的控制。但是,第一代高脚屋炎热潮湿、空间狭小,生存环境艰苦,驻岛官兵还要对抗恶劣的气候。而且驻岛初期,我国的运输艇数量有限,对南薰礁的给养不足,驻岛官兵一边省吃俭用,一边还坚持训练,精神令人钦佩。
随着国力日渐强盛,我国又陆续在南薰礁建造了第二代、第三代高脚屋。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高脚屋采用了钢材、铝合金和铁皮等材料,更能抵抗风浪。第三代高脚屋有了质的变化:营盘基座是用砂石、水泥和钢筋浇固而成;全屋面积扩大数十、百倍;室内空间进行了划分,设计合理、设施齐全;还建造了小型靠泊码头,方便物资补给和人员进出。
除了改善驻岛官兵的生存条件,我国对南薰礁的军事实力也做了提升。南薰礁的现状如何?对我国海防有何影响?
这个岛礁太特别了,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周边列国觊觎已久的宝藏;虽然在我国南沙群岛七礁中面积最小,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改造,如今它已旧貌换新颜,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甚至可与马尔代夫相媲美,它就是南薰礁。
原来的南薰礁岛礁面积仅有2平方公里,现在已升级为面积更大的南薰岛。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从2013年冬开始填海造陆,至2014年,已为南薰礁扩充了0.1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另一方面是南薰礁的东北侧有漫长的珊瑚礁脉,削弱了东北风浪对礁盘的冲击,使得珊瑚砂石得以在礁盘东北侧堆积,形成自然岛。
现在的南薰岛呈“只”字形,酷似一只飞往祖国怀抱的风筝,还在现有的岛礁中心,建造了一座大型建筑物,南侧是一条约120米宽,可供船只进出的航道,以及一座小型港口;由岛礁主体向外延伸出两条堤道,设有直升机停机坪、防空阵地、野战机场等;岛内还实现了4G移动通讯网络覆盖。
此外,护卫舰、导弹艇、战斗机等军备均已进驻。这不仅提升了南薰礁的自然地位,同时也改善了驻岛官兵的生活状况,提高南薰岛的作战能力。
岛上目前无普通群众居住,只有守岛战士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岛外供给有限,守岛战士就“见地就种,自力更生”,瓜果蔬菜基本可以自足,但是,“靠海吃海”、海鲜为主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守岛战士患上痛风的几率。加上南薰岛处于热带气候和低纬度海洋区,常年湿热,高温高盐,紫外线强,风湿病、关节炎、湿疹等都是守岛战士的常见病。
而且南薰岛“群猴环伺”的军事地理环境,需要守岛战士保持时刻警惕和高度紧张,加强正规海空作战模式的防御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